1.參賽人:tina0823825
2.作品素材:文字
3.作品說明:
在純樸的雲林鄉下成長,童年的記憶除了充滿了小彈珠,跳房子,尪仔標的童玩外 ,黃昏時刻,伴隨著嬝嬝的爐灶炊煙,總會有一個令人熟悉的聲音、“楊麗花歌仔戲”…這時的我總會馬上放下手邊的玩具,飛也似的飛奔回到家中,拿著飯碗,在客廳依偎著阿公阿嬤,一起觀賞著我們最愛的歌仔戲。
一對白扇定良緣,夫妻同行心意堅,清風送走雙飛燕,白扇傳情到百年……七字調從小生,小旦的的嘴裡唱出,隨著悠揚的旋律及優美的身段,我們彷彿也隨著劇中人的喜怒哀樂同喜同悲。我抬頭看著阿嬤,她此時的嘴角上揚,也跟著曲調輕輕的哼唱,一雙手抱著我一邊敲打著拍子。阿公坐在竹椅上搖著扇子,跟我和弟弟講述著上演的劇情,這時伴隨著天倫之樂,一天所有農務的辛勞,彷彿在這一刻消失無蹤。
在下雨天或不能出門"七逃"的日子裡,歌仔戲也成為我們遊樂的方式,記憶中我跟弟弟二個猴仔囝常常把棉被披在身上,偷擦了小阿姨的口紅跟腮紅,揮舞了棉被當水袖,學著劇中的小旦哭哭啼啼…雖然通常到最後總免不了被大人一陣毒打,但在我小小的心靈中,歌仔戲一直是童年無法忘記的記憶。
長大後我離開雲林,獨自到台北闖蕩,為了學業和工作,也逐漸減少了回雲林的日子,總以為阿公阿嬤會身體健康的等我回去看他們…。如今我工作疲憊之際總習慣拿著選臺器一臺按過一臺,無意間按到重播著歌仔戲劇,總會忍不住停下來,內心不斷的憶起小時候和阿嬤的種種, 從來不知道阿嬤的最愛是甚麼?最喜歡的是甚麼?興趣是甚麼?只知道阿嬤愛看歌仔戲, 只是…現在的我再也感受不到阿嬤抱著我的溫暖和在我身上打的拍子。
愛看歌仔戲的孩子不會學壞,我心目中的歌仔戲, 是在那個資訊匱乏的年代,教導人們向善的重要力量,帶給人們清澈的心靈,純淨的思維,忠孝節義,人情義理、善良純樸、勸人向善, 帶給我們社會良好的風氣,也是臺灣傳統的藝術文化。歌仔戲曲永恆的精神,讓人們了解到古老的神話故事,學習到戲曲中的文曲調、意境的表達,有趣的俚語,讓閩南文化更加深植人心。
歌仔戲伴隨老一輩人走過精神食糧缺乏的年代,給中青代的人永遠值得懷念的回憶,更期盼給未來新生代的人效乏學習刻苦耐勞的動力。更重要的……歌仔戲連結著和我相依為命阿公阿嬤的童年記憶,這回憶的溫度會永遠永遠溫暖我的心。
|